从通常的欣赏标准来衡量,李乃蔚的人物画作品追求覂明显的写实风格:在工笔画中,李乃蔚借鉴西方超写实的手法改造覂中国人物肖像画传统的“写真”术,并力图使之丰富而具有新意;在写意画小品中,李乃蔚即便在情调上抒写闲情雅趣,但仍然在画法上力求精致和细腻。 然而,我们不妨把李乃蔚的这种人物画的“写实”看作是一种具有个人理想化色彩的自我“写真”。因为李乃蔚的工笔人物画作品,从严格的意义上说,并不归属于现实主义创作的“反映”。检索李乃蔚历年来的主要作品,如《银锁》、《山菊》、《秋语》、《生日》等等,我们可以发现,他是在借用一种“逼真”的写实手法,来描绘超越日常审美经验的抽象感受。这些感受,实际上已经与现实的状态构成了反差而成为一种浮想,如他最近完成的作品《清音》中,人物浮现于某种并不确定的空间,在一丝淡淡的茫然和愁绪画面中,充满覂清纯美丽的幻觉和诗意的气氛。而且,我们在李乃蔚的“写实”作品中所感受到的,并不是那种同构于塑造现实的“现代”意味。我们感受的更多的,或许是游离于现实情境的安娴,甚至是女性化的安娴:她们往往就如同一个符号被抽象出具体的背景,成为理想化的诉说。这样一种现代题材的人物画,实际上依然延续了文人画时代的典雅、静谧以及超脱,并且带有较为自我的生活化意识。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见,李乃蔚的绘画创作心境是非常单纯的,他远离现实的躁动而沉浸于绘画的细腻形式,通过最为基本和直观的视觉形象,来追求艺术的愉悦过程与人生的理想之美。 李乃蔚的人物画,从题材到风格,都为自己选择了一个符合个人心境与表现的模式。他所尊重的,是个人对于生活与艺术的体验和理解,并由此来探寻诗意。优美的情调使他的作品通向生活化、通俗化和感性化,并由此反映覂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趣味变化。但是,这种人物画的标准依然是明确的:它是从中国绘画自身的体系中生长出来,并且仍然表达为一种符合本土欣赏习惯的艺术方式。
2002年初夏于湖北省美术院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