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美术生态有何独到之处?
雅昌艺术网华南站:您在武汉也生活了很多年,也算是半个武汉人了,您觉得武汉的生态有什么自己独特的地方吗?
李乃蔚:武汉给全国的印象是一个有着码头文化的城市,什么叫做码头文化。武汉作为中心城市,南来北往,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重镇,所以武汉严格来说不算是一个保守的地方,他各方面的信息量和文化交流量还是比较大的。这是码头文化好的一面,当然也有它不好的一面,人家到武汉感觉只是过客,是留不下来的。
雅昌艺术网华南站:武汉适合养人,却留不下人。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?湖北的各个方面都有优势,从来不缺艺术家,也有专业的美术院校,为何依然留不下艺术人才?
李乃蔚:我为什么会在武汉,武汉有它最大的优势就是这个地方很安静,是适合画画的好地方。而且武汉地处中国中心的偏南边,有可能全国都会缺水,但是武汉一定是最后一个断水的地方,而中国画家对水的依恋是相当重的。水墨画底下就有一个水字,工笔画虽没有水,但是中国画的颜料和墨色都是靠水来做调和剂的。所以呆在武汉最大的优势便是水,中国有句老话:“仁者乐山,智者爱水。”现在很多北京的居民都是来自外地的,北京是文化、政治、经济的中心,但是去的是不是都是人才?这个未见得。因很多人认为画家不到北京便闯出不来,我不是不相信,但是我相信这是有一个前提的。而从纯绘画专业来说,我比较相信到了我这个年龄呆在武汉肯定比北京好。
雅昌艺术网华南站:那么年轻的一批艺术家呢?
李乃蔚:其实有一点我不知道年轻艺术家明不明白,艺术的地域性很强,比方江浙有一批很好的水墨画家,而这一批画家的江浙画比较偏向传统,但他们是一脉相承的。而如果他们到了北京会是怎样的情况呢,用中国有一句成语“南橘北枳”来形容就很贴切了。什么意思呢?我们国家到国外有成的艺术家屈指可数,可能现在最成功的就是陈逸飞了吧,而赵无极和朱德群不一样,他们本身已经融入西方的社会,只是他的祖籍和血脉是中国人,如果他们不是长期住在法国,融入他的社会,今天主流的艺术圈就没有他们。所以我们湖北差的是一个历史的底蕴,没有历史的底蕴肯定是这座城市的弱势,但是现在湖北既然出了这样一批优秀的艺术家,为什么不在当代逐渐打造呢?武汉应该从现在开始逐步的打造和传承,因为原来这是一块平地,别人的房子都盖起来了,所以我们要从最基础的开始做起,也许过几十年、几百年,这个房子就建起来了,但是这要有一个过程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